仿佛一夜之间,整个长期资金市场都在研究“合成生物”。作为一种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的全新“造物”技术,它成为南京等多个城市争相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以仅三生物、百斯杰等为代表的一批南京生物医药企业正在这条赛道上加速奔跑,以技术创新巩固产品“护城河”
从人造蛋、人造合成牛奶、人造牛肉到人造蜘蛛丝,“合成生物”这一概念频繁出现,给我们大家带来许多惊喜。
近期,“合成生物”在长期资金市场风头无两。五一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合成生物”概念多股涨停,节后仍不断升温。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从4月底到5月初,合成生物指数一度连续10个交易日上涨。蔚蓝生物、富士莱等“合成生物”相关上市企业也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所谓的“合成生物”,是一种全新的“造物”技术。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它能让一个个细胞成为“超级工厂”,源源不断生产特定的物质,从而为人类打开了“一切皆可造”的想象空间。
正因如此,合成生物被誉为未来的“天工开物”,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成为各地争相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包括南京在内,多个长三角城市从不同维度加码“合成生物”赛道,试图抢占发展先机。以江苏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南京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向细分赛道上的冠军冲刺。
从定义上来看,“合成生物”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种技术,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旨在利用廉价原料,以菌种、细胞、酶为制造工厂,规模化发酵获得目标产品,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
“相比传统化学合成法,合成生物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能耗,生成的物品更容易让人们接受,而且成本会更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王宝俊说。
会上,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提到,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正在联合研制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并且有望在近期出台,“生物制造+”是其中的关键内容。
在他看来,生物经济将有望成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数字革命后,未来的第四次产业革命。
那么,“合成生物”究竟会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一则相关应用方面的消息引发关注。
近日,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创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借助微生物发酵生产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把成本降低至每公斤几百元,实现了透明质酸大产量推广应用。此前,透明质酸最早是从牛的眼睛里发现并提取出来的,价格非常昂贵,每公斤要几万元。
据悉,除了极微量不可代谢的交联剂外,透明质酸在体内几乎能完全转化为正常人体成分,因此,透明质酸被视为理想的填充剂,普遍的应用在整形外科、骨科、眼科等,如改善鼻唇沟,填充太阳穴、泪沟、额头、下巴和鼻子等。
此次利用合成生物技术,让原材料成本一下子就下降,对于广大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不仅如此,根据麦肯锡数据预测,未来全球大约60%的物质,都可以用合成生物的方式生产。
“合成生物技术成熟后,多会应用于医疗、农业、食品等领域。比如日常食物中,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人造肉、人造脂肪将成为可能。从广义上讲,对人们吃、穿、住、用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王宝俊说。
今年一季度,24家合成生物概念上市公司营收平均增速为6.52%,同比增长3.65%;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为27.47%,同比下降12.48%。其中,亿帆医药、嘉必优、特宝生物的营收增幅位居行业前列。贝瑞基因、莲花健康、亿帆医药、诺唯赞、富祥药业、川宁生物等公司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翻番增长
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5月以来,24只合成生物概念股近八成股价上涨,蔚蓝生物、川宁生物涨势最猛,周涨幅分别为46.50%和32.78%,花园生物、浙江震元、金达威的涨幅超过10%。
2023年9月底,上海张江合成生物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以技术服务为先导,共建设1座生物铸造厂、1个专业孵化器和1只天使投资基金。
随后,《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计划到2030年,建设合成生物全世界创新策源高地、国际成果转化高地和国际高端智造高地,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无独有偶,同年同月,杭州也正式出台《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全国首个支持合成生物产业的市级专项政策,对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最高资助可达1亿元。
不止于此,2023年底,江苏常州一口气成立了三家合成生物学产业园,分别为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和西太湖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并且支持力度更大,设立了规模超20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
此外,南京、无锡、宁波、嘉兴等长三角城市也都从不同维度,加码了“合成生物”赛道。
“长三角区域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相关细分领域企业众多。”王宝俊认为,如果各地政府加大支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合成生物”的产业应用机会也会比较多。
近年来,南京始终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市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着力加以推进。截至目前,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达1032家,“独角兽”“瞪羚”和上市企业数持续不断的增加,集聚效应显现,创新势头强劲。
良好的产业基础也促进了众多合成生物企业在南京加速成长。江苏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坐落于玄武区徐庄,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已跻身国际一流麦角硫因原料大厂,不仅入选合成生物产业价值金榜Top50,更成功入选央视《品质中国》合成生物行业合作伙伴。
“仅三生物成立两年半,凭借合成生物学技术,我们迅速实现了细胞线粒体级抗氧化剂——麦角硫因的工程化量产。”在今年4月于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24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产业博览会上,仅三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威透露。
麦角硫因一度被誉为“抗氧化界爱马仕”,两年前价格高达30万元/公斤,现在仅三生物利用完善的菌株构建、发酵、提纯、工程化量产技术,将价格降至原本的1/10,让麦角硫因这个名贵成分能走进千家万户。
“做产品就必须要做到细分赛道冠军,不能浅尝辄止,要做到深度、做到细分赛道的第一。”丁威表示。
据了解,凭借合成生物学技术,仅三生物已将麦角硫因原料纯度做到了99.99%,依托cGMP工程化量产平台,实现每月产能3吨,可满足全球市场的供应需求。
仅三生物的亮眼表现也得到了长期资金市场的青睐。去年,仅三生物宣布已完成60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中信国际投资控股,投后估值4亿元人民币。
去年同样获得大额融资的还有江宁高新区企业金斯瑞生物科学技术下属子公司南京百斯杰。金斯瑞生物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称,南京百斯杰对外完成新一轮2.5亿元融资,本次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1亿元,融资金额将用于加速南京百斯杰在创新酶制剂领域的商业拓展。
据介绍,酶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早餐吃的包子、馒头都需要酶来参与发酵;生物酶添加在饲料里,可以让动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在纺织印染行业,酶能提高印染效果;在日化行业,生物酶牙膏可以祛除牙菌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公司制作酶用的是传统方式,即从自然界获取菌种,辅助一些额外手段,如X光照射、紫外线照射等。南京百斯杰的方式完全不同,其用“合成生物”的方式,让获取高品质酶变得简单。
目前,南京百斯杰上市的产品已覆盖淀粉糖、有机酸、酒精、焙烤、啤酒等多个应用领域,打破了这些领域使用高性能酶制剂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南京百斯杰是“中国酶制剂行业十强企业”,2022年营收2.59亿元,此轮融资前公司估值21.5亿元,投后估值约2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合成生物产业在市场上热度居高不下,但目前多个瓶颈仍待突破。
从宏观层面来看,“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两大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社会需求,二是技术进步。社会需求包括人类对碳减排技术和低碳环保产品的需求;技术进步则源于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两大核心技术的突破,这为合成生物发展带来了兴奋点。”凯赛生物副总裁兼董秘臧慧卿表示。
具体到产业链层面,国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帅表示,一般来说,合成生物产业链上游为提供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基因合成以及AI等工具技术的企业;产业链中游为平台型合成生物学企业,聚焦生物底盘的开发;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型公司在获得中游提供的生物平台后,主要聚焦产业化。
“从整个产业链的视角去看,合成生物产业化面临的第一个大难题是菌株的开发。”马帅进一步表示,例如,对于成本敏感度高的大宗原料而言,成本是关键因子,合成生物发酵水平是决定具体品种有没有成本优势的关键环节之一,此外,在产业化的过程中,生物底盘从小试、中试到规模化生产,这些环节中都有几率存在失败的风险。
“高效的工业化大生产工程能力成为生物制造产业化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条件。”华恒生物证券事务部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生物制造一般会经历更为严格的小试、中试、放大过程,去探索不同条件下最优的生产条件、工艺参数、设备选型等,这些对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极为重要。
“生物制造是一种新的制造方式,不仅要解决实验室和产业化技术的瓶颈,还面临传统产品和供应链的竞争,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是基本要求。从凯赛生物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难点同样也会成为企业的护城河和优势。”臧慧卿说。
根据中金公司研报,国内上市的合成生物企业聚焦于产品的商业化阶段,在部分细致划分领域取得优势地位。整体看,国内合成生物企业具有成本低等优势,但面临研发平台、资本、人才、知识产权等挑战。未来几年将是国内合成生物公司底层技术突破验证、转化落地的关键时期。
西部证券觉得,合成生物仍在产业化初期,中国企业有望凭借合成生物产品及成本优势,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