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记者来到本市×××火锅店,一名服务员正向客人推销“鲜榨豆浆”,并一再保证店里的豆浆全是新鲜的。当记者问及豆浆和水的比例、豆浆的卫生标准及豆浆如何保鲜的问题时,她却一句也答不上来。
据知情人透露,不少火锅店和酒楼宣称的“鲜榨豆浆”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消费者以15至25元不等的价格买到的“鲜榨豆浆”,其实成本不过一元钱左右,而这些豆浆几乎都是由那些既不符合卫生标准又不合法的小作坊送货上门的。暴利的驱动,正是火锅店及酒楼服务员向消费者推销的真正原因。在这条利益链背后,消费者沦为了最终的受害者,喝了这些作坊式自制豆浆后,易出现腹痛、腹泻等中毒现象。
随后记者扮成火锅店人员,以“进”豆浆为由来到了几个豆浆作坊。作坊中弥漫着怪味,堆放的黄豆中有不少已经发霉,操作间污水、垃圾到处都是,装豆浆的盆、桶肮脏不堪,灌制豆浆的人员也大都没有健康证。
一位从事豆制品加工多年的业内人士和记者说,目前遍布全城的自制豆浆加工点,几乎都没有严格的生产的基本工艺,也缺乏严格的卫生监管措施。他给记者列举了“黑豆浆”常见的几大“损招”:
滥用消泡剂。豆浆作坊往往不具备企业化生产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泡沫,口味不佳,为消除泡沫,改变口味,许多作坊便超标使用消泡剂。
掺入霉变大豆。部分加工点为节省本金,掺入霉变或陈化的大豆加工豆浆,而可能会产生的黄曲霉素,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强致癌物之一。
大量兑水。在豆浆中大量掺水也是一些不法商贩的惯用伎俩。小作坊每公斤黄豆竟兑10公斤水,这种兑水豆浆的营养几乎与白开水无异。
操作不规范。不少作坊低价招用未经任何培训和体检的外来工,使豆浆成了“带病豆浆”。同时,他们也不按卫生标准做操作,其加工场地往往简陋不堪,没有专用仓库,也不设置污水处理系统,有的还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土锅炉非法加工。
成都市消协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由于喝了作坊式自制豆浆而出现闹肚子甚至住院的投诉,他们每年都要接到不少,但基本上处理起来都很困难。当消费者向这些酒楼、餐馆讨要说法时,没办法提供有力的依据,最终只能不了了之;而且自制豆浆者都是小本经营,面对消费者的索赔要求他们不是躲就是赖,处理和协调起来都非常麻烦。像这种喝了自制豆浆而受损的消费者,绝大多数都是讨不到什么说法的。
该负责人还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应尽可能地选择规范的、知名大公司制作的品牌产品,这样才可以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